平师育韵第22期 | 教室里的小美好
吴江区平望实验小学 冯依晨
![]()
阳光穿过玻璃窗,落在窗台的花盆上,也落在黑板的彩虹画里。这里没有轰轰烈烈的故事,却藏着最动人的成长——可能是一颗蒜瓣在土里悄悄发芽,教会孩子等待的意义;可能是一道彩虹被星星填满,让每个身影都变得温暖。那些细碎的瞬间,看似平常,却悄悄在心里种下了理解与善意。下面这两个小故事,正是这教室里藏不住的小美好,像春天的嫩芽、雨后的彩虹,轻轻推着我们慢慢长大。
窗台边的“等待花开”
教室窗台的花盆里,不知是谁种了颗蒜瓣,好几天没动静。小诺每天都蹲在窗边看,眉头皱得像颗没剥开的蒜。“老师,它是不是死了?”她戳着干裂的土,声音蔫蔫的。
“要不我们给它浇点水,再等三天?”我和她一起松了松土。第二天一早,小诺尖叫着跑来:“冒芽了!白色的小芽!”那芽尖软乎乎的,像刚出生的小鸟。可没过两天,小芽突然蔫了——有同学浇多了水。
小诺趴在窗边掉眼泪:“都怪我没看好它。”我搬来个新花盆:“我们再种一颗吧,这次把每天的变化记下来。”她立刻掏出本子,写上“蒜宝宝成长日记”:3月12日,种下去,埋在土里的部分要喝饱水,但不能泡澡……
新蒜瓣发芽时,小诺的日记本里多了张画:蒜瓣穿着土黄色的睡衣,芽尖举着小旗子。她还在班里宣布:“植物和人一样,不能太着急,得慢慢长。”现在,那盆蒜苗长得绿油油的,小诺也变了——以前她总催着同桌快点写作业,现在会说:“别急,我等你。”
原来等待不是浪费时间,就像蒜瓣要在土里待够天数才发芽,很多美好的事,都需要慢慢等。
黑板上的“彩虹约定”
班里总有同学忘记带红领巾,被值日生扣分。大家怨声载道,有人说“都怪小明,他这周忘带三次了”。小明涨红了脸,趴在桌上不肯抬头。
我在黑板上画了道彩虹,说:“我们来定个‘彩虹约定’吧——谁记得带红领巾,就可以在彩虹上画一颗星星。”第一天,彩虹上只有五颗星星。小明没画,低着头抠橡皮。
第二天一早,我看见小明的同桌把自己的备用红领巾塞给他,小声说:“我帮你记着呢。”那天彩虹上多了两颗星星,其中一颗是小明画的,特别亮。
后来,“彩虹约定”越来越丰富:有人主动擦黑板,画一颗星星;有人帮同学讲题,画一颗星星。小明成了“提醒员”,每天早上站在门口说:“红领巾戴了吗?”他自己再也没忘过。
期末时,黑板上的彩虹被星星填满了。小明说:“原来不只是自己做好就行,帮别人一起做好,更开心。”就像彩虹需要七种颜色才好看,一个班的温暖,也需要每个人都伸出手。
育人工作没有固定的模式,需要教师以智慧为笔、以爱心为墨,在学生的生命画卷上描绘绚丽色彩,找到每一颗星星独特的亮光。希望未来,我能够守护每一颗星星绽放自己的光芒,帮他们成为独一无二的自己。